ESG投資概念蔚為風潮,近幾年逐漸成為市場共識、甚至邁向主流趨勢。法人分析,亞洲ESG投資將以“環境”為重心,加上各國政府的力挺,預估相關的綠色金融商品具有發展潛力。
ESG (環境、社會及企業治理)投資近年來引發熱議,根據麥肯錫資料顯示,預期氣候變化對亞洲的沖擊最大,包括氣溫上升、極端降雨、強烈臺風,以及旱災等問題。一旦各國采取有效應對行動具迫切性,意味市場將衍生更多投資良機,而ESG投資取得佳績的可能性亦更高。
雖然氣候變遷將是亞洲未來面臨的重大挑戰,不過,麥肯錫報告中也強調,亞洲具備充分條件應對這些挑戰,并能把握有效管理氣候風險所衍生的機遇。鑒于亞洲不少地區的城市化水準持續攀升,因此,可興建較能抗御氣候效應的基建設施和市鎮。
到底亞洲國家對于綠色基礎建設有多積極?瀚亞投資指出,亞洲開發銀行估計,在2016年至2030年期間,亞洲基建需要投入超過26兆美元的資金,當中能源業占14.7兆美元、運輸業占8.4兆美元。投資人可從中把握機遇,參與亞洲推動“綠色基建”的發展。
尤其全球ESG意識抬頭,亞洲地區目前正處于經濟、財富增長,以及ESG領域蓬勃發展的交匯點,所以,亞洲ESG投資也正從過去的表現落后,目前正積極迎頭趕上。亞洲ESG基金規模暴增中,ESG基金的資產規模已由2019年僅8.1億美元升至2020年的254億美元。
瀚亞投資認為,亞洲各國政府亦日益意識到,穩健的ESG實務措施與長期經濟成長息息相關。亞洲多國政府如新加坡、香港,正透過支持發展區域綠色金融中心、印尼及臺灣則是積極推廣綠色金融產品,印度成為培育綠色債券市場,促使ESG成為經濟成長議程的一部分。
瀚亞投資強調,亞洲經濟增長強勁,加上受惠于政策支持,帶來獨一無二的優勢,因此當財富迅速累積和ESG投資機會同時涌現時,看好擁有ESG題材的亞洲債券可望表現領先。因此建議有意投資ESG概念的人,可以透過布局具備ESG投資策略的債券型基金,參與亞洲ESG的龐大商機。
(中時新聞網)
本文由:亞l博體育app下載 提供
關鍵字: 亞l博體育app下載|app入口